2022 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反垄断法》责令音乐平台解除独家版权,让不少人猜测:音乐平台独家版权的时代过去了,再也不用为了听特定的歌手下载其独家授权的 APP。不得不说,这样的 " 理想国 " 存在,还是在互联网初期资源共享的时代,但随着版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民众版权意识的提升,大家似乎已经默认了这一现象。市场监管总局的责令发布后,是否就代表对于用户的 " 音乐理想国 " 将迎来新的春天呢?


就唱片公司来说,签独代或许是无奈之举,尤其是在传统实体唱片衰落后,人们听音乐的习惯彻底改变,早期的互联网音乐分享就已经让唱片公司疲于应对,在没有庞大的版权和法律团队和专门的互联网风向敏感度的当时,唱片公司乃至每一位歌手都成为了最受伤的人。所以在进入 APP 时代,签订独家代理至少能够让唱片公司在保证一定的收入同时,避免了与法律相关事物打交道,能够重新回到创作中去。当然,独代也就代表着从发行方面开始对用户有所甄别,必定会损失相当一部分的音乐粉丝,这也是这个时代唱片公司的无奈之举。毕竟唱片公司经营的不是偶像不是演员,而是音乐作品,变现能力着实有限。

所以,国家果断推行责令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行业危机和贫富差异出现之前提前制止垄断行为,为行业重新注入新活力,创造有序竞争的氛围,才能让唱片行业继续富有活力地生存下去。

似乎看起来一切都在往让用户满意的方向变化着。
但实际上这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归根结底,最终形成 " 天下大同 " 这一局面的根本还在于上游唱片公司是否会愿意开放自己的版权,签独代走不通,不代表必须和其他音乐平台签订授权,即使是唱片公司愿意,而这样一过程之间所需要的时间会比想象中,漫长得多。
网易 CEO 丁磊曾多次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达自己的不满,居高不下的版权费用,高保底给版权方预付版权费的模式,都为音乐平台采买版权制造了多重阻碍。如果能够像国外音乐界所建立的把音乐版权细分为词曲版权、录音版权、机械复制权、公开表演权、平台抽成等,严格规定了唱片公司、音乐平台、词曲作者、演出歌手能获得的版权收入比例,从而拥有更清晰的分账模式,或许对于音乐平台和用户来说会有更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创作者势必会影响其收入乃至于创作积极性。
所以想要拥有一个 APP 的音乐理想国,似乎还要等上很久。
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