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青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探戈是起源于阿根廷的舞蹈和音乐形式,被誉为阿根廷的国粹。鲜为人知的是,探戈起源于阿根廷底层的移民社区。它在融合欧洲、非洲和阿根廷土著文化的元素后,逐渐成为阿根廷民族文化的象征。

探戈: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符号

卡洛斯·加德尔 资料图片

探戈: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符号

乌拉圭画家佩德罗·费加里的作品《探戈》 资料图片

探戈:联结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符号

1919年明信片上的探戈 资料图片

  Ⅰ源自底层休闲的大众艺术

  探戈起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河口的拉-博卡区。19世纪初,独立后的阿根廷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量欧洲移民移居布市,拉-博卡区是他们在布市落脚的第一站。移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舞蹈,其中包括拉普拉塔河流域的音乐米隆加(Milonga)、非洲舞蹈哈巴涅拉(Habanera)、西班牙舞蹈安达拉斯(Andaluz),以及波兰的舞蹈玛祖卡(Mazurca)和奥地利的舞蹈瓦尔斯(Vals)。在结束每日的劳作后,在大杂院内跳舞成为移民最为喜好的休闲方式。移民们吸收了这些世界各地的音乐舞蹈形式,创造了探戈的雏形。值得一提的是,高乔人、黑人等阿根廷国内的底边阶层,也将自身的文化传统融入其中,在彰显自身族群身份的同时,推动了探戈艺术的发展。

  在经历了初期的繁荣后,19世纪末,艺术家对探戈风格特征进行了标定。探戈的主题多是反映移民与工人阶层的社会生活,西班牙语的探戈歌词寄托着工人们深刻而忧郁的情感。探戈音乐的旋律优美,节奏简单直接,形成了三段式、每段十六小节的音乐特征,班多钮、钢琴、小提琴和吉他成为探戈乐器。尤其是源自德国的乐器班多钮,因其深情哀伤的音色,成为探戈乐队的灵魂。此外,这一时期的探戈发展出八步、甘乔斯、萨卡达斯、巴里达斯等舞步,形成了表现力强、具有复杂性和精确性的艺术风格。随着探戈艺术特征的生成,探戈逐渐走出了拉-博卡区。人们在酒吧、咖啡馆和街头表演探戈,探戈逐渐成为深受阿根廷人民喜好的大众艺术。

  与其他拉美国家不同,土生土长的欧洲人后裔克里奥尔人成为独立后阿根廷的统治阶级,阿根廷形成了“白人国家”的特征。阿根廷政府推行欧化政策,希望通过吸纳欧洲移民将阿根廷打造为“拉丁美洲的欧洲”。这股欧化的浪潮影响了探戈的发展,废除了探戈舞蹈中性的表达,确定了探戈“白人文化”的特征。差不多同一时期,探戈传播至巴黎。在巴黎剧院里,探戈舞者卡洛斯·加德尔身着高乔人的服装,充满激情地表演探戈,受到了法国民众的极大欢迎。1913年,阿根廷驻法大使恩里奇·拉雷塔在采访中向法国人民介绍:“探戈在阿根廷确实存在,但不是在潘帕斯,而是在某些大城市。”拉雷塔的评论将探戈彻底从草根文化中剥离,在国际层面上确立了探戈“城市的”“高雅的”“白人的”艺术特征。然而,“克里奥尔探戈”的形成抹杀了土著人、黑人和农民等多元群体对探戈的贡献。博尔赫斯1927年发表文章,认为这一时期的探戈不是乡村的,而是专属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人的。

  Ⅱ重塑探戈包容多元的文化属性

  20世纪40年代后,阿根廷进入工业化时期。在民众主义的政治动员中,大量农民从偏远的乡村移居布市。移民为布市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传统,也挑战着克里奥尔探戈的权威属性。迁徙至布市的移民常常被标签化为“城市农民”“次等公民”。这种公然的歧视,反倒激发了新移民对城市生活的主动融入。足球与探戈成为底边阶层的移民融入都市生活、构建“白人身份”的重要路径。在学习“克里奥尔探戈”艺术风格的同时,移民将多元的音乐舞蹈传统融入其中,为探戈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探戈歌词中融入大量的布市俚语“伦法多”(Lunfardo),在恢复探戈与底层社会联系的同时,也丰富了探戈的文化内涵。

  差不多同一时期,在民族主义思潮下,阿根廷兴起了挖掘本土文化价值的民俗运动。民俗学者胡安·阿方索·卡里索率领众多的学者参与到对阿根廷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中。民俗学者认为,克里奥尔探戈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文化的象征,并不能代表生活在阿根廷广袤土地上的所有人。将克里奥尔探戈视为阿根廷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一种赤裸裸的文化霸权。这不仅遮蔽了阿根廷探戈的多样性,还对国家的文化安全产生了影响。奥斯卡·查摩萨进一步指出,虽然探戈和足球推动了民族凝聚力的生成,但它们更多是城市和欧洲文化的产物。民俗才是真正包容农村人和克里奥尔人的文化。只有民俗才会缩小城乡、贫富以及欧洲后裔和土著人之间的差异和鸿沟。学者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探戈与土著舞蹈的融合。民俗运动在消解探戈“克里奥尔”属性的同时,推动大众逐渐接受了包括移民、少数族裔在内的多元群体对探戈的参与,重塑了探戈包容、多元的文化属性。探戈作为阿根廷民族文化的象征,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立。

  随着民众主义情绪的日渐衰落,加之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20世纪60年代后,探戈进入衰退期。大型的探戈管弦乐队让位于小型的表演团体,探戈成为少数群体传承的艺术。音乐家阿斯托尔·皮亚佐拉试图将摇滚乐融入探戈中,却收效甚微。20世纪70年代后,阿根廷进入军政府统治时期。公开形式的探戈表演遭到禁止,探戈陷入持续衰落的阶段。直到军政府统治结束,探戈才重新出现在人民的视野中。

  探戈的复兴,在相当程度上激起了阿根廷社会的思考。在社会巨变的情形下,古老的探戈能否成为阿根廷民族文化的象征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1985年,“阿根廷探戈”在纽约百老汇上演,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烈欢迎。此后,阿根廷探戈开始在各国的首都巡回展演。对探戈的质疑也因其在世界各地的风靡烟消云散。随着探戈的复兴,大量探戈表演团队得到恢复,许多关闭的演出场所重新开放。探戈作为阿根廷民族文化象征的地位再次得到确立。

  Ⅲ探戈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探戈的复兴,阿根廷政府强化了对探戈的保护。1984年,布宜诺斯艾利斯文化秘书处发起了“街区文化计划”,以社区为载体,定期免费提供文化传承的课程。探戈讲习班是“街区文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阿根廷教育部创建了以传承探戈为使命的探戈大学。1998年,阿根廷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探戈国家文化遗产的地位,明确政府将促进、鼓励和推动所有与探戈有关的活动。2002年的调查显示,前往阿根廷的游客都会参加探戈舞会、观看探戈表演。基于这一事实,阿根廷政府开始致力于挖掘探戈的“文化价值”。2003年,布市政府在地铁H线上建立“探戈旅游文化路线”,并在阿巴斯托社区建立了卡洛斯·加德尔博物馆。2009年底,布市政府指定“拉-里贝拉剧院”为官方探戈表演场所,开始在探戈起源地拉-博卡社区举行“探戈节”。

  2009年,探戈作为阿根廷与乌拉圭共有的文化传统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范畴下,阿根廷政府开始了一系列保护探戈的行动。比如,在基什内尔文化中心和博尔赫斯文化中心等布市最为重要的文化空间,每周都会举办探戈文化活动,吸引许多初学者甚至国外游客慕名而来。阿根廷文化部还实施了“国家探戈空间”计划,以跨学科的方式,将舞者、知识分子、艺术运营商共同纳入其中,推动探戈的普及、发展与传播。不同职业、不同出身的探戈爱好者共同学习探戈的历史,编创新的探戈舞曲。2022年,阿根廷文化部发起了“推动文化”计划,向市民们发放免费学习探戈的门票。

  2018年起,布市政府发起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米隆加”的计划。米隆加也指探戈表演空间,参与这一计划的米隆加,可以免除收入税、建筑税、工作服务税、印花税等各项税费。连续9个月每周组织3次探戈舞会的米隆加,还可以申请各种补贴。从2018年至今,已经有70家米隆加加入了这一计划,资助金额达30万比索。

  在国家的推动下,社会大众也积极参与到探戈的传承与发展中。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探戈的参与,并非仅是对探戈舞蹈的学习,而是以探戈为媒介,表达他们的权力与诉求。包括移民、老年人、少数族群在内的多元群体,通过对探戈的参与,向社会大众分享他们的故事,表达他们对公正、平等的期待,抒发他们渴望融入当代阿根廷社会、得到大众认可的愿望。在这一语境下,探戈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舞蹈艺术,成为联结历史与现实,表达民众权力主张的文化符号,是社会大众以艺术为路径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参与。大众对探戈的参与,丰富了当代探戈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并赋予探戈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探戈的形成发展史,是一部音乐舞蹈艺术的交融史。欧洲、非洲和阿根廷本土音乐舞蹈元素交互杂糅,形成了早期探戈的雏形。对阿根廷多元阶层、族群的包容与接纳,在丰富探戈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其得到阿根廷民众的认可,成为阿根廷民族文化的象征,并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对于今天的阿根廷人而言,沟通历史与当下、连接本土与世界的探戈,是阿根廷人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重要来源。它记录了阿根廷民族曲折的历程,表达了阿根廷社会多元族群坚持公平正义的信念,更寄托了阿根廷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

来源于网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0.087071s